摘要:他勉励园区内企业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打通线上线下,提高核心竞争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叮嘱有关部门落实好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 ...
2+26城市除了二氧化硫以外,其他主要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都超出了环境容量的50%以上,排放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到五倍,并且在采暖季又增加了30%左右的排放量。
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一般排放企业治理。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曾表示,今年将制定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突出抓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到今年年底,各镇街(园区)新增或反弹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率100%,全市基本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据不完全统计,除山西外,山东、天津、河北、河南、江苏、浙江、重庆、广东等全国15个省市的26个地区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气污染等防控计划,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绿水青山做出了多项安排部署。落实好《上饶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饶大气字[2019]10号)要求,推进有机化工、表面涂装等行业重点企业建设、改造、升级一批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收集和治理设施,大幅提高VOCs无组织排放收集率和废气处理效率。将大力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落后产能VOCs企业,年内推动84家燃煤企业、18家高排放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整治改造或淘汰,引导VOCs企业入驻工业园区(集聚区),实施园区内企业高标准集中治污。河南洛阳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提高涉VOCs排放行业环保准入门槛,城市建成区内不再新建涉VOCs项目,城市区现有涉VOCs项目改、扩建不得增加VOCs排放量。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要全面完成《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进一步加大非重点区域治污力度。重点难点歼灭战役,4月至6月突出推进老旧燃油车辆更新、市内8家工业企业退城进园、24家商砼站搬迁、长途汽车站搬迁改造、平煤神马集团自备铁路改扩建等按照既定方案落实时序进度。全力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严守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科学有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形成陆海资源、产业、空间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
无Ⅴ类,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综合环境质量等级 4个海水增养殖区2个养殖用海区的综合环境质量等级均为优良,满足增养殖区功能需求。大块和特大块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19个/平方千米,中块和小块海面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4194个/平方千米。海面漂浮垃圾中塑料类占62.5%、其他人造物品类和木制品类均37.5%,均来源于陆地活动。
西沙群岛生态监控区共鉴定出造礁石珊瑚12科36属94种,优势种及常见种有疣状杯形珊瑚、多曲杯形珊瑚、指状蔷薇珊瑚、多孔鹿角珊瑚等。一是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生态补偿措施。
万宁小海养殖用海区和陵水新村港、海口东寨港、陵水黎安港3个增养殖区个别时段个别监测指标出现劣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海南省开展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的125个站位,优良(一、二类)水质海域面积比例为98.4%,其中一类占92.5%,二类占5.9%,三类占1.3%,四类占0.2%,劣四类占0.1%。海口市葫芦岛项目、南海明珠人工岛项目、如意岛项目已完成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海底垃圾 三亚湾海域的海底垃圾监测结果显示,海底垃圾主要为塑料类,平均个数为11819个/平方千米,平均密度为3.20千克/平方千米。
重量最大的为塑料类,占垃圾总重的56.5%。三是加强入海河流综合整治。珊瑚礁鱼类较为丰富,平均密度达99.41尾/百平方米。2.海南岛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每2年监测一次。
重点区域海洋环境状况海水浴场2019年69月,对海口市假日海滩、三亚市大东海及亚龙湾三个国家重点海水浴场开展监测。与2018年相比,优良水质站位比例基本持平,劣四类水质站位比例下降1.2个百分点。
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监控区包括永兴岛、西沙洲、赵述岛、北岛、晋卿岛和甘泉岛,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系统监控区包括文昌高隆湾、长圮港、琼海龙湾港、陵水新村港、黎安港。与2018年相比,陵水黎安港海水增养殖区综合环境质量等级由较好上升为优良,其余增养殖区和养殖用海区等级保持为优良。
监测的24条河流24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41.7%,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对海南省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和海草床开展了调查。海南省38个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监测站位中,沉积物质量为一类的站位占97.4%,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2019年,对海南省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和海草床开展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海口东寨港、陵水黎安港、陵水新村港、临高后水湾4个海水增养殖区和万宁小海、文昌冯家湾2个养殖用海区的环境质量均满足增养殖区功能需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海南省污染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等,加强控源减污、内源治理措施,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入海河流水质改善。
万宁市组织开展人工岛填海项目生态补偿修复工作,共计投入500万元,投放人工鱼礁体、珊瑚增殖礁体约4817空方,增殖放流鱼类60万尾,建设拦沙堤沙被,进行清淤补沙。海洋生物环境质量 海南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总体生物环境质量均为优良,大型底栖动物的总体生物环境质量为一般。
海洋环境灾害状况2019年,海南岛近岸海域共监测到绿潮1次,发生在清水湾近岸一带海域,面积约为0.04平方千米,引发绿潮的藻类为大型绿藻孔石莼(Ulva pertusa),绿潮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未造成明显影响。在海口市开展蓝色碳汇试点工作,编制《海口市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实施方案》。
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43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万宁小海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活性磷酸盐。其中国控站位的优良水质海域面积比例为98.3%,无劣四类海水。
同时以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切入点,全面梳理需要重点关注的海域,研究海南重点海域名录。结果显示,重点港湾近岸海域大部分监测指标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满足所属海洋功能区的水质目标要求。海洋工程建设项目2019年,对儋州海花岛、海口南海明珠、海口如意岛、文昌妈祖和平岛、三亚红塘湾和万宁日月岛等6个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周边海域开展环境监测。海洋垃圾2019年,对三亚附近海域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种类、数量和来源。
浮游动物9类165种,各站位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范围在2.2~4.8,均值为3.9,较2017年(均值为3.6)略有升高。四是落实港口船舶污染防控
联合签订框架协议共护一江碧水东流《框架协议》是在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导下,由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草拟,并分别向岷江流域的8市州中级人民法院和2家科研机构征求意见共同协商形成。岷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岷江流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生态环境关乎整个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此次岷江流域环境司法协作牵头单位,建议加大对行政审批和刑事司法的衔接,致力于让裁判理念、标准趋于统一,培育一支更加专业的审判队伍,并将以此次会议和司法协作机制建立为契机,与各兄弟单位、科研单位一起,共同牢固树立现代环境司法理念,着力打造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的岷江品牌,在国家公园建设、环境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性司法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等多项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岷江流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共筑长江上游司法保护屏障。地处岷江中游的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制建立后,希望对工作中提出的环资审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召开第一次联席会共谋下一步发展8+2机制框架已建,如何实质化地运行,下一步如何走?签字仪式后,岷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凉山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同各兄弟单位凝聚合力,为保护岷江流域生态环境贡献力量。《框架协议》的签订,意味着生态环境司法协作踏上崭新的征程。公益诉讼对生态的修复一直是难点,希望更多专家加入司法工作中,提出专业化的建议,在推进生态修复的同时促进审判质量的提高。
8个市州中级人民法院、2家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就《框架协议》签订后,如何做好岷江流域的司法保护、如何做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进行交流、探讨并建言献策。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当天,阿坝、甘孜、雅安、凉山、成都、眉山、乐山、宜宾8市州中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2家科研机构在雅安联合签订《岷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8+2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建立8+2协作机制,以强有力的司法手段,共筑长江上游司法保护屏障,护一江碧水浩荡东流。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地。在环境损害评估鉴定与修复协作方面,建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技术专家库,依托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建立岷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技术专家库,入库专家可聘请担任环境资源案件人民陪审员、特约调解员、技术咨询专家等,为环资案件审理、环境损害评估鉴定、环境修复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专业意见或出庭阐明专门问题,各协作单位可共享专家库资源,为流域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框架协议》有哪些重点内容?建立重大案件一体处理制度,探索建立跨流域案件移送审理机制,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或后果跨越行政区划,各协作法院应联系协商,确定由同一个法院集中审理,实现区域一体化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及时修复。雅安辖区内有大渡河、青衣江等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